2017/4/9

一台備受爭議的筆電-新世代Macbook Pro

新世代MBP就像藝術品一樣,但蘋果Logo不再發光了

這是我人生中第二台蘋果電腦,兩台都是Macbook Pro,第一台購於2011年初,第二台在今年三月購入當作是生日禮物的藉口。

你多久換一台電腦?兩年、三年…
自從2008年我擔任雜誌編輯,起初是用公司PC標配Windows XP,在我未接觸Mac之前以為Windows就是電腦的全部。然而,從事攝影、設計的同事都使用蘋果電腦,聽他們說使用Mac系統幾乎不會中毒而且很穩定,但始終因為蘋果電腦很貴而遲遲未入手。直到2011年初買了人生第一台蘋果筆電Macbook Pro 13吋(後稱MBP),中間陸續升級了8G Ram以及SSD硬碟,期間沒發生任何的當機及中毒等問題,硬體也都頭好壯壯,比起先前使用的Windows時不時會遇到問題,有種跟Mac相見恨晚,覺得以前有好多時間都耗費在處理電腦的問題。

我的工作以文字為主,偶爾大量整理照片、玩玩調圖,這樣大概可歸類在中度的電腦需求,因此雖然2011年MBP有段歷史,但整體來說效能並不差,做文書工作相當夠用,偶爾會感受到在看圖或是開Google Map時有些卡頓但也還能夠接受。我一直以為這台MBP可以陪我十年以上。但在2016下半年,這台MBP發生無法正常充電的情況,換了電池及充電器都沒用,也送去三間維修中心報價約五千至八千元不等。

花五千至八千元修一台將近六年的電腦,CP值實在很低。正巧在一個月後,蘋果推出新一代的MBP,但看完這代新作的規格及售價讓我有些怯步,閱讀國外網站的評測也都表示新一代的MBP是一台爭議性很大的筆電,並且價格更是貴得誇張。以我要升級的Macbook Pro 2016 Touch Bar低階款就要價近六萬元,相較之下差不多規格的ACER或是ASUS等台灣品牌筆電,大約三、四萬元就能買到了。


跟2011年款相較又輕又薄,厚度比起一個USB插孔還要薄,也難怪要跟傳統USB說再見了

在買新MBP之前,我也去Studio A或是NOVA測試蘋果以及多款ACER、ASUS筆電,我很努力去試應Windows 10的操作界面,但無論怎麼勉強自己就是沒辦法。也因此雖然說使用蘋果電腦不容易中毒,但是很容易中了變成「果粉」的毒。

但是電腦是一定要換啊!
今年三月份有十天的出差包括台北車展及環台賽,也因此升級電腦刻不容緩。但除了新一代的MBP很貴之外,它的規格亦相當獨樹一格或甚至說令人沮喪。擔心自己不適應新MBP,所以我選擇在官網購買,萬一不適用還可以在14天內無條件退款。

截至今日這台MBP已經使用超過一個月,我越用越滿意。

先說明新作MBP令眾人傻眼的地方,也是當初令我怯步之處:
一.這台電腦沒有傳統的USBSD卡插槽,只有四個USB Type-C,而目前支援Type-C的裝置並不多,例如你要替iPhone充電都要透過使用轉接線。
二.鍵距非常的短僅0.5mm,跟傳統剪刀腳鍵盤的打字經驗大不相同。
三.俱備獨特的Touch Bar,但許多人評論是花拳繡腿不必要的亮點。


那實際的測試情況呢…

兩代六年的差異,效能相差好幾倍

剛拿到新世代的MBP覺得這應該被收藏在美術館的藝術品,又輕又薄的太空灰實在很吸引人。新一代的MBP一打開非常令人驚豔,沒有開機鍵,一掀蓋就自動進入畫面很像平板電腦,而且重量僅1.37公斤跟Macbook Air一樣輕,但體積又做得更精實,根本不像是一台宣稱有「PRO」效能的外型。從開箱到開機,蘋果帶來的Wow驚豔感會讓人感動到想唱歌。
它的性能與使用經驗,跟我六年前的MBP差的性能不是幾十趴,而是用好幾倍來形容也不誇張。無論是使用LightRoom或是輕度使用Final Cut Pro都不吃力,真令人讚嘆電腦的進化幅度是如此驚人有感;相較之下,我所熟悉的專業自行車裝備,每年改款最大的差異大概是塗裝及外型,而在騎乘效能上頂多是差個幾趴。

新MBP的鍵距非常短,但對我來說非常好打,缺點是很吵

破除迷思一
驚人的電力續航
國外評測新一代的MBP電池續航力很差,但我這一台可是擁有驚人的電池續航力。今年環台賽我擔任官方紀錄,坐在裁判車上聽Race Radio回頭看集團動態寫賽事概況,而一站環台賽動輒上百公里,例如最長的屏東站198公里。在環台賽的前面四站,經過三、四小時的使用後電力都還有剩50%以上,也因此新作MBP確實有達到將近8小時的電池續航力(包括連上iPhone 64G)。但問題是,在距離最長的屏東站竟出包,不知是否因為南部天氣熱當天的氣溫來到32度,MBP每小時以20%的耗電量在噴,用了大約兩小時電力只剩下50%左右,再這樣下去賽程可能到半程電力就噴光了,而我的賽事紀錄就要開天窗了。

估計這情況應該是南部的天氣比較不適合蘋果,鳳梨會比較適合吧!也可能是氣溫過高讓MBP開啟風扇增加耗電量,總之在我實測在高溫環境會大幅噴電。

螢幕以及Touch Bar
舊的MBP沒有視網膜技術,而新作不僅解析度相當好,並且亮度大幅提升,看過新的螢幕後會讓你回不去,再看舊的會有一種螢幕沒擦乾淨,字體是灰色的不清晰感。而新作螢幕最令人有感的是亮度提升,這對於偶爾要在戶外使用的我特別有用,即便是在大太陽下也能看清楚螢幕內容,並且這亮面螢幕用起來也不太反光。

鍵盤最上面的F1-F12鍵消失了,變成觸控式的Touch Bar

至於Touch Bar以現今而言確實有些花拳繡腿的意味,僅有蘋果原生的軟體支援,其餘像是我常用的Word、Line還不支援。而且老實說我也記下許多蘋果的快捷鍵,用快捷鍵來處理還是比起Touch Bar來得快。目前我最受用的Touch Bar 功能是在看YouTube時,Touch Bar會出現一條時間軸可以更精準拉動,但我相信Touch Bar在日後隨著各家軟體的支援會更加好用。

第二代蝶式鍵盤好打嗎?
我非常喜歡。甚至說將來蘋果有出這種鍵距很短的藍芽鍵盤,只要價格不要貴得太誇張我會買一組。因為新的鍵盤打起來太精準了,大概就是那種跑車底盤很底路感很明確。我想一部分原因是我會流手汗,打傳統鍵盤會有種手指黏在鍵盤上的感覺。但這新一代的鍵盤也並非十全十美,由於鍵距短,就像汽車的避震器一下就觸底,也因此打字的聲音格外吵。



結語:
2016 MBP Pro Touch Bar
經過大改款後卻實是一台好機器,螢幕漂亮、觸控版超大、喇叭音效超好、鍵盤打起來省力,對於文字工作者的我來說非常適合;而我的友人朱哥則是有大量剪輯影片的需輯,因此入手頂規15吋要價九萬多元,他對新一代MBP也是正評高於負評,他的負評是他常要用到SD卡以及外接投影機,時常在外面接案的他隨身要帶好幾條Type-C轉接線,而且每一條的價格都不太便宜。

至於轉接線對我不成問題,我當然也是買了三條但大多放在公司,其中最常用的一條是接HDMI外接螢幕以及USB的三合一連接線,事實上我還挺喜歡這種多合一的轉接線設計,只要插上一條線就可連上外接螢幕以及硬碟,整體走線更加俐落。


以上心得純屬使用分享,相信蘋果的產品也用不著業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