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5月30日至6月2日於日本熊野進行的UCI 2.2級賽事,共有以下4站:
5月30日:個人計時賽-700公尺
5月31日:繞圈賽-110.60公里
6月1日:繞圈賽-109.30公里
6月2日:繞圈賽-100.00公里
張偉顗賽事心得:
代表隊選手於5月29日搭機前往日本,此次代表隊車手分別為黃文忠、彭源堂、張偉顗、劉尉傑、楊嘉宏,機械師則為白泰雅。
6月1日:繞圈賽-109.30公里
今天一早八點就要從新宮市移師到熊野市,所以6點半就得起床用餐,7點半就要把所有大件行李準備好拿到樓下讓大會行李巴士先幫我們轉運到今晚要入住的飯店。
今天的比賽109公里,但一開始還有10公里的熱身段不算在賽事距離中,距離聽起來很短,但中途的坡段卻是會不斷出現,共有兩個9公里的坡,再來是兩個8公里的坡,還有一個12公里的坡。爬坡多;當然也代表下坡很多,下坡的路總是單一車道非常狹小且路兩旁總是有著青苔,一不小心騎到,就會讓你跟地板來個親密接觸。
昨晚的晚餐,我們不小心聽到了香港隊沈教練給他們隊員的叮囑;是這樣的,NIPPO隊現在最好的一個隊員目前排名前20,輸給黃衫18秒,而最後一天的路線,從以前的經驗來看總是大集團衝刺,所以NIPPO隊想要贏過VINI隊,就只能靠這個爬坡很多的關鍵站。沈教練還說我知道你們現在身體很累,但是騎車必須靠頭腦,這樣才會輕鬆,不能只有傻傻地跟著而已,我希望你們今晚能夠好好研究路線,總共有幾個坡段各是幾公里,這樣爬坡時你們心裡才能有個底。
這些話,讓我們各個上緊發條,研究了好一陣子路線,也知道NIPPO一定會絕地大反攻,賽中我們必須盡早往前卡好位置,避免被其他選手斷層。
開賽後前50公里攻擊不斷,難道這些日本選手都沒騎過這場路線嗎?還是他們體力真的那麼好?速度實在是非常快,VINI試圖控制集團,放走了4個人,但在一個長坡前,NIPPO開始展開攻勢,大集團瞬間散掉,我雖然在很前面的位置但是有兩位選手剛好在我前面摔倒,我被擋住了一下又重新追起,但第1集團已追趕不上,後來落在第2集團,但在長坡最後兩公里我開掉了。
熊野的強度真的很高,雖然賽事距離都不長,但不斷的間歇和衝刺都很讓人吃不消,另外下坡和剎車技巧,我也在比賽中跟著這些選手慢慢地學習到,也抓到了一些眉角;畢竟獨自練習時,不可能放膽下去騎,必須擔心是否有對向來車,也不可能把速度逼到極限去過彎,這次比賽,讓我知道,原來我可以這麼快速壓車過彎,看著他們動作和剎車時間,我慢慢地也習慣,瞭解什麼程度的彎道,可以不剎車就過去,如果我可以早一點學會這個技巧,相信序幕賽的700公尺,我絕對不會是55秒多,因為看著GARMIN的紀錄,我第1個右彎竟然減速到時速23才轉過去,難怪輸人家那麼多,第一天只有79名。
資料來源:張偉顗
中華隊機械師白泰雅與熊野賽事的MAVIC器材中立服務車合照;值得一提的是,賽前熊野大會人員會去確認各隊各個選手所使用的變速系統,先做好登記,當你後輪有任何問題,他們可以馬上送上跟你相符合系統後輪。
張偉顗在賽前選手簽到處,簽名以示今天要跟這些山拚了。
大家忙著為賽前做好補給準備,楊嘉宏準備賽中ENERVIT運動飲料,黃文忠則開始食用賽前ENERVIT能量果凍。
今天大會有安排每隊要有兩個選手穿著交通安全完成10公里的熱身活動,宣導交通安全;圖中只有彭源堂是年紀最小直接入選,其他4人只好用猜拳決勝負。
到飯店後,先洗好澡的人就先有按摩服務;圖為香港隊及澳洲隊選手接受按摩中。中華隊此次沒有派發按摩師,賽後恢復只得依賴個人或是倆倆互相幫助對方按摩。
趁晚餐之前天色還早,隊員相約出去飯店外面走走看看當作緩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