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要朝夢想般的精實體型邁進
圖、文/愛輪氏
![]() |
小黑練車後的滋補聖品-少糖珍奶。 |
吃天然食物,少吃加工食品,飲食清淡少油膩,這簡單易懂的營養學人人都知道,但為何多數人都做不到呢?因為那垃圾食物如炸雞、珍奶、甜食等就像吸毒一樣令人上癮,甚至有研究指出垃圾食物會愈吃愈笨。
但因為愛輪氏認識的運動員,例如雞排弘、夜市哥、煎餃王等,有好幾位選手也喜歡吃垃圾食物,甚至國際選手吃麥當勞為主食的都有,腦筋還是靈光的很,不然本篇標題要改成垃圾食物吃多少會貼切些。
以下採訪3位在台灣稍有名氣的運動員,檢視他們每日的飲食菜單。
![]() |
1號周曉麟:來自台中的昇陽CCT大師兄,45歲的他目前經營歐系汽車改裝廠,興趣是改車及飆單車 |
![]() |
2號張偉顗:來自於員林的珍奶一哥,現年28歲的他將日月潭當作自家後院,每次都說最近練很少,但比賽成績都很好的小黑。 |
Q2.哪些垃圾食物你不能割捨?最近想戒掉哪種食物或食品?例如洋芋片、可樂、泡麵等…
周曉麟:我很注意飲食,加工食品除了麵包餅乾外,其他洋芋片、可樂、泡麵幾乎是不碰。
小黑:珍珠奶茶、豆花。最近沒有特別的爬坡賽,並不會特別想戒掉某些食物,但練比較少就會少吃。
蔡宜勳:甜食和飲料。沒有特別想戒甚麼,家人是比較希望我戒掉喝飲料的習慣。
楊茂雍:含糖飲料。
楊茂雍:含糖飲料。
![]() |
小黑嗜吃甜食,他跟賣紅豆餅的阿嬤超有話聊的。
Q3.對你而言是否有所謂的超級食物能提升運動表現;另外,是否有哪項食物有害於運動表現?
周曉麟:甜菜根汁有助於運動表現,特別是對年長運動員,還有義大利麵和糙米飯是賽前不可或缺的,用人蔘來補氣也是很好;至於高油脂、油炸類絕對不碰。
小黑:健康少油,持之以恆的均衡食用,搭配訓練就能提升運動表現,單一食物對我來說並沒有這樣的功效。冰品或油炸物有害於運動表現。
蔡宜勳:沒有,就甚麼都吃。在比賽前會盡量少吃油炸的。
楊茂雍:我覺得吃適量的千沛乳清蛋白有助於運動表現。油炸、燒烤食物、泡麵則少吃為妙。
|
![]() |
周家父子檔就是飲食模範生,虎父無犬子,連吃香蕉的姿勢都有氣勢。 |
Q4.是否試過失敗的飲食法?例如減重失敗的經驗談、如何維持身材的小訣竅等…
周曉麟:沒失敗的經驗。坦白說,從沒特別注意自己的身材和體重,自己也很少去量體重,也沒刻意去減重過,自 2008 年開始回鍋騎車體重從 73公斤降至目前的 64公斤,飲食除了堅持維持上述,其他都非常專注於運動表現及成績。
直到 2014 年才有稍稍注意到是否可以再減掉一些體重(約 1公斤) 來維持運動表現,目前先以中、晚餐白飯少掉約1/4的份量開始,但目前效果不明。
小黑:有失敗過,激進節食,訓練無成效,還削減掉肌肉量,造成輸出下降。目前我都以多練多吃,少練少吃,儘量少碰油炸物以維持身材。
楊茂雍:沒。冬季時體重會增加3~4公斤,但是隨著進入賽季提升訓練量,體重也逐漸調整到最適競賽狀態。
![]() |
周曉麟與周敏棋於北宜公路。 |
Q5.飲食可以怎樣再進化?希望打造怎樣的身材?也談談最適競賽體重及體脂
想更精瘦還是更壯碩些?
周曉麟:希望能自己料理食物,但是時間不夠,這真是上班族又愛運動的人的殺手。我挺滿意自己的身材,但為求更佳的運動成績,希望能降到60公斤(目前約63~64公斤)並維持目前的功率輸出。
小黑:有重要賽事前,會長時間食用義大利麵及水煮蔬菜,加少許橄欖油、鹽巴、搭配低脂牛奶或低糖豆漿和水果。最適競賽體重大概在60公斤,體脂肪9%左右,想要在下半身再更精瘦,上半身可以些許壯碩。目前體重64.3公斤、體脂肪13.4%,目標體重61、體脂10%蔡宜勳:多吃蔬菜水果,特別是水果。之前當兵剛退伍時一度胖到68公斤,不過最近又回到退伍前的62公斤,我很滿意現在的身材,不過家人是希望我可以再吃胖點,體脂的部分我就沒算了。
楊茂雍:多吃天然食物。如果是以奧運距離51.5公里為目標,希望能再降4公斤(68公斤);若以長距離為目標,現在的72公斤是可接受範圍。
![]() |
宜勳的招牌笑容。桌上擺的瓶瓶罐罐,又是牛又是馬的。 |
最後,身為運動員的你吃飯會算卡路里嗎?如果不算,你是用何種方法來維持體型的?
周曉麟:不算卡路里。且平常沒有開伙的習慣,只能在進食前特別注意份量,原則上是以個人的經驗法則就是:平常的練習量和進食的模式都會大概紀錄下來,如果都不改變那體重身形也會維持不變,當訓練量較少時,飲食也會稍微減量。如果要稍稍減重,原則上會以不變的訓練量搭配較少分量的進食為先。
小黑:不算卡路里。除非運動量大,否則盡量不碰油炸物,飲品多以半糖或無糖飲用,食量由運動量決定。
周曉麟:不算卡路里。且平常沒有開伙的習慣,只能在進食前特別注意份量,原則上是以個人的經驗法則就是:平常的練習量和進食的模式都會大概紀錄下來,如果都不改變那體重身形也會維持不變,當訓練量較少時,飲食也會稍微減量。如果要稍稍減重,原則上會以不變的訓練量搭配較少分量的進食為先。
小黑:不算卡路里。除非運動量大,否則盡量不碰油炸物,飲品多以半糖或無糖飲用,食量由運動量決定。
蔡宜勳:不算卡路里。六日的騎車大概都會超過200公里以上的騎乘,平時也會騎單車上下班,16公里的路程大概花費40分鐘。
楊茂雍:不算卡路里。隨著訓練量增加,體重自然會維持在適當範圍。
![]() |
范老師平時注重飲食,但賽季後也爆衝的恐怖。 |
小結:運動不是萬靈丹,吃食物不要吃食品
運動、飲食、休息,三者是構成健康生活的要素。辛苦的運動,更要聰明的吃,如此才能打造出選手般的精實身材。至於什麼是正確的飲食,基本上是以個人的活動量及飲食偏好,而有不同的飲食量及菜單,沒有所謂一套打天下的菜單。食物沒有對錯,重點在於是否適合你,而這需要不斷的自我實驗,也難怪有人說運動員得是半個營養師。在找尋合適食物的過程,以正能量的天然食物為主,減少空熱量加工食品的攝取,至於什麼是「空熱量」,那就是垃圾食物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