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在曲柄的、整合於花鼓的、融入在踏板內的,還有藉由其他方式(e.g.換算風速、坡度)來推估功率的,這些來自德國、美國、芬蘭等高科技零件,市面上可見SRM、POWER TAP、POLAR、POWER2MAX、GARMIN、I-BIKE等品牌,為何我選擇價格最高的SRM呢?
整合於花鼓的功率計受限於輪組更換
融入在踏板的目前尚未普及,職業車手的驗證也不太多
聽風聲、算坡度的I-BIKE我曾使用過,基本上我覺得這是玩具
根據上述的初步篩選,愛輪氏只剩下SRM、QUARQ、POWER2MAX這三者裝在曲柄的功率計可以選擇,而其中POWER2MAX屬於新興品牌,尚未有足量的驗證。
各位觀眾!終於來到SRM V.S. QUARQ的終極擂台了,老實說,QUARQ在C/P值這一關大勝SRM,而我自己也曾使用過,問過車界前輩、搜尋GOOGLE,QUARQ的確是經得起狂操又準確的好物。
但是,我是位不理性的消費者,除了C/P值,我還考量了其他因素。
除了C/P值,SRM就是第一選擇,像我選擇的SRM FSA K-Force Light,它有8顆的應變規(就是測量的工具)、完全的防水,加上深耕於台灣的昇陽企業將來計畫成立維修中心。
但是,我是位不理性的消費者,除了C/P值,我還考量了其他因素。
除了C/P值,SRM就是第一選擇,像我選擇的SRM FSA K-Force Light,它有8顆的應變規(就是測量的工具)、完全的防水,加上深耕於台灣的昇陽企業將來計畫成立維修中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